香港颱風季節頻繁,八號風球(T8)或以上信號生效時,交通癱瘓、安全隱患大增,打工仔最關心返工安排。根據勞工處《惡劣天氣及「極端情況」下工作守則》(2024年修訂版),僱主須保障僱員安全,並預先訂明工作安排。八號風球取消後,是否需在2小時內返工?答案是:無硬性要求,而是視交通恢復及安全情況,提供合理彈性安排。2025年9月,熱帶氣旋塔巴襲港,發出八號風球逾13小時,於下午1時10分落波,引發熱議。本文將解釋八號風球定義、勞工處指引、返工安排及權益,幫助打工仔一文睇清。請注意,僱主應與僱員諮詢訂立具體政策,若有爭議,可致電勞工處熱線2717 1771求助。
八號風球是什麼?為何影響返工?
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由天文台發出,表示香港附近有熱帶氣旋,預料風力達每小時63-117公里,可能帶來嚴重破壞及水浸。生效期間,公共交通停駛、學校停課、股市不停市(但有嚴重天氣交易安排),優先保障人身安全。勞工處守則強調,八號風球生效時,僱主不得要求一般僱員冒險返工或戶外工作。2025年9月7日晚9時20分發出八號風球,塔巴登陸廣東後,於次日下午1時10分改發三號信號,許多打工仔在家等候落波通知。若落波後交通未恢復,僱主需彈性處理,避免強迫返工。
I. 勞工處的法律根據與守則
勞工處指引基於《僱傭條例》(第57章)及《僱員補償條例》(第282章),旨在平衡安全與營運。守則於2024年4月修訂,涵蓋颱風、暴雨及極端情況(如超強颱風引致廣泛水浸)。主要原則:
預先安排:僱主應盡早與僱員訂明惡劣天氣下的上班、下班、復工及遙距工作(WFH)安排。無協議時,適用守則示例。
安全優先:八號風球生效期間,僱員無需返工;戶外工作須立即停工。
無強制2小時:守則無規定「2小時內返工」,而是要求僱主提供「合理而切實可行的復工安排」,考慮交通恢復、安全風險及路面情況。僱主若違規,可被投訴。
勞工處網站提供PDF守則下載,僱主可按行業(如辦公室 vs. 建築)調整。
II. 八號風球生效時的返工安排
八號風球分不同時間生效,安排如下:
開工時間前生效:如早高峰前發出,僱主不應要求一般僱員返工。僱員可在家等候,直至落波。適用於辦公室員工;但緊急服務(如醫療、消防)除外,須視個案提供安全交通。
工作時間內生效:主管應立即指示僱員停止戶外工作,並安排安全離開或WFH。室內工作可繼續,但若交通受阻,僱主應彈性處理。
預先八號公告:若天文台發出「預先八號」,僱主可要求提早放人,避免高峰離開。
例如,塔巴八號風球於9月7日晚生效,勞工處提醒僱主勿強迫返工,優先安全。
III. 八號風球取消後,需2小時內返工嗎?
這是最大疑問:落波後,打工仔是否需在2小時內返工?勞工處守則明確:無此絕對要求。相反:
合理彈性:信號取消後,僱主應考慮公共交通恢復、路面水浸及安全,提供切實可行安排。僱員無需固定2小時內趕回,若交通仍亂,可延後、WFH或分批復工。
無預先協議:若無公司政策,僱主不得扣薪或懲罰遲到,只要僱員盡力返工。守則建議:若落波在下午2時後,當日可不返工。
極端情況:若八號風球引致「極端情況」(如廣泛水浸),政府可能宣布延長在家安排。塔巴落波後,勞工處重申彈性處理,僱主應體諒實際困難。
「2小時」源自部分公司跟隨守則示例(如下班前3小時落波,盡量2小時內復工),但非強制。僱員若因安全無法返工,視為全薪日。
IV. 遙距工作(WFH)及薪酬權益
WFH安排:落波後,僱主可要求或安排WFH,但須確保僱員有設備及環境。守則鼓勵彈性,但不能強迫無條件WFH,若僱員無法,應提供替代。
薪酬及假期:八號風球生效日視為正常工作日,僱員享有全薪。無需上班時,不扣薪;遲到因天氣,亦不扣。僱主不得以天氣為由扣年假或解僱。
下班安排:預警時,僱主應提早放人。戶外行業(如建築)停工支付待命薪;家庭傭工可WFH。
工傷保障:根據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八號風球期間通勤意外,僱主須賠償,包括落波後4小時內。
勞工處建議僱主用內部通訊(如電郵、App)通知安排。
V. 常見問題與求助渠道
Q: 僱主強迫2小時內返工怎麼辦? A: 違反守則,記錄證據投訴勞工處。僱主須證明安排合理。
Q: 八號風球日算風假嗎? A: 無法定風假,但必須全薪。
求助:勞工處熱線2717 1771、網站www.labour.gov.hk,或平等機會委員會(若涉歧視)。
八號風球取消後,打工仔無需在2小時內返工,勞工處強調合理、安全及彈性安排,保障僱員權益。僱主與僱員應預先溝通,避免爭議。隨著氣候變化,2025年颱風頻仍(如塔巴),建議關注天文台及勞工處即時更新。